您现在的位置是:检测 >>正文

网贷清退回款?小心被二次收割

检测88869人已围观

简介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边万莉  北京报道“您的债权经相关部门协商现开展部分用户的返还工作,额度有限特提醒您及时联系,QQ群xxxxxxxx”,“xx平台启动最后的回退,进群办理相关事宜”......如 ...

    

原标题:网贷清退回款?网贷小心被二次收割丨投教121

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边万莉  北京报道

“您的债权经相关部门协商现开展部分用户的返还工作,额度有限特提醒您及时联系,清退QQ群xxxxxxxx”,回款“xx平台启动最后的小心回退,进群办理相关事宜”......如果你是被次曾经也是一名P2P网贷平台用户,收到这样的收割消息会不会很激动?

但实际上,这是网贷不法分子为二次收割用户而精心编造的骗局。下面我们以案说法,清退破解不法分子诱骗用户的回款种种招数。

受骗人自述:想回款先存款

近日,小心辽宁警方披露了一起清退回款的被次诈骗案例。多年前,收割李女士(化名)跟风在一个叫“有利网”的网贷P2P平台进行投资,导致自己有一笔10.98万元的清退钱款被锁定无法提现。为了取回锁定款,回款自称“利友”的平台受害者为此建了一个QQ群。

2022年3月4日开始,QQ群内的“利友”突然活跃起来,有人说能找到渠道清退回款,取出大家被平台锁定的钱款。 “利友”们纷纷表示支持,此时冒出个负责人将这帮支持者拉进了一个回款QQ群内,并邀大家一起去寻找渠道。

“当时我有事就没去,但当我看到他们时不时往群内发布工作照后,我就更坚信了。”李女士说,该回款QQ群在6月底发布消息称,投资平台回款需登录某第三方平台官方网站来实现,以限额抢购、存款返现的方式进行回款清偿。

李女士表示,“登录后,我发现该网站上有银监会标志后,更加确信了回款的真实性,殊不知我正一步步地掉入骗子事先挖好的陷阱里。”

活动开始后,网站客服告诉李女士,每天返款名额只有400个,每一小时会发布一个存款消息,存600元返720元,存50000元给60000元,收益率20%。李女士还看到群里好多“利友”在QQ群里发截图说回款了,她就也跟着抢名额。

李女士在7月4日没抢到,在7月5日一抢到名额就存了600元,点了提现720元马上就取出来了。第二个小时立即存了5000元,6000元又提现取出来了。由此,她更加相信钱可以这样套着取出来。在第三小时存了50000元后,李女士点提现却没反应。

对此,客服称,“存错了,存成了联合融资,需要再存2-3笔钱才能取出。”于是,过了一个小时后,李女士又存了65000元。然而,客服说还得继续存,并称每个人只有一次清退回款的机会,如果当天存不够的话以后就没有机会了。

李女士请求客服帮忙请示领导,申请延期至7月6日中午。等到7月6日中午,她再次联系客服时,觉得事情不对劲就报警了,这才知道原来自己被骗了。

警方表示,张女士所在的QQ群,看似有所谓“利友”收到清退回款的情况,其实不然,除了张女士,其他发截图自称收到钱款的“利友”都是骗子。这些骗子利用张女士急于取回被锁钱款的心理,给张女士营造出回款名额有限的错觉,使张女士陷入恐慌,产生误判,从而焦急中一步步掉入骗子提前挖好的陷阱里。

银保监会提醒:谨防“回款”类诈骗

实际上,李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。2022年6月,银保监会公告表示,不法分子常常以“官方回款”“清退回款”名义欺骗群众,编造“成功案例”,利用消费者急于回款、挽回损失等心理,以达到骗取资金的最终目的,消费者要谨防“回款”类诈骗侵害。

类似的诈骗手法有针对P2P网贷机构出借人的“回款”诈骗、“官方回款”诈骗以及“虚假投资理财”“虚假网络贷款”“解债上岸”“代理退保”“白条代偿”“银行直存”等,均是利用消费者急于解困、急于挽回损失等心理特点,侵害消费者信息安全、财产安全,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失。

银保监会提醒,消费者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,警惕被不法分子套取银行卡密码、短信验证码、身份信息等个人敏感信息;小心不明身份人员提出的转账、收费、充值要求,防范连环诈骗套路;对不明来源的“小道消息”“内部消息”以及网站信息、微信群信息等网络平台传播的非官方发布信息,要提高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,避免误入骗局,受到“回款”类等各种诈骗手段的侵害。

对于李女士提到的“银监会标志”,实际上是不法分子假冒的网站。

银保监会表示,中国银保监会监测到有不法网站假冒银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,发布带有“银保监会认证”“中国银保监会”等不实信息内容,并以“官方回款”“清退回款”等名义实施诈骗。上述诈骗行为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,损害监管机构声誉,造成了恶劣的影响。

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从未设立或授权设立任何“官方回款”“清退回款”等渠道。若有以“中国银保监会”“银保监会认证”等名义,或自称中国银保监会、某银保监局的工作人员联系消费者,假借监管权威要求转账、汇款、交费等行为,消费者要保持高度警惕,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,也可向中国银保监会或当地银保监局反映。


版权声明:本文为「禁严资讯网」的原创文章,遵循CC 4.0 BY-SA版权协议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。  
原文链接:http://58u72.nuke-energy.com/news/52f3699911.html

Tags:

相关文章

  • 成功是不可复制的的故事

    检测

    这是一位少年的有趣经历:1、6岁时,一位非洲的主教跟他一块儿玩了一下午的滚球,他觉得从来没有一位大人对他这么好过,认为黑人是最优秀的人种。2、8岁那年,他有了一个嗜好,喜欢问父亲(father)的朋友 ...

    检测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华为造车路上的“头号粉丝”,正在野蛮生长

    检测

    欢迎关注“新浪科技”的微信订阅号:techsina 文/李峥来源/市界ID:ishijie2018)“蔚小理”还没把前浪拍在沙滩上,后浪们就已经赶上来了。尤其是唯一的华为智选车合作对象、华为造车路上“ ...

    检测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日本外汇储备出现有记录以来最大降幅

    检测

   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)报道,日本财务省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,截至9月末,日本外汇储备达1.2380万亿美元,较前一个月减少了超540亿美元,连续2个月下降,创有记录以来单月减少量的最大值。日本政府此前抛 ...

    检测

    阅读更多